西汉姆联历史15大传奇巨星:主场四雄雕像都有谁?

admin 2025-10-17 21:42:18 周边产品展示

西汉姆联历史15大传奇巨星:主场四雄雕像都有谁?

米克洛什科曾奉献过堪称门将标杆的表现:1995赛季末轮,他多次扑出曼联的必进球,帮助西汉姆联1-1逼平对手,间接助力布莱克本流浪者夺得了英超冠军。这一表现也让时任曼联主帅亚历克斯·弗格森(Alex Ferguson)懊恼不已。

不久前,米克洛什科宣布停止癌症治疗,并泪别自己曾效力的西汉姆联,引发无数球迷感慨。

14. 马丁·皮特斯(Martin Peters)

关于皮特斯是否算西汉姆联的绝对传奇,球迷们的看法存在分歧。因为他曾在球队的死敌托特纳姆热刺效力过相当长的时间。

不过他的一大经典时刻足以载入队史:1966年世界杯决赛中,他打进了英格兰队的第四球,而队友赫斯特则在那场比赛中完成帽子戏法。

尽管这个高光时刻是代表英格兰队取得的,但它却让西汉姆联声名远扬,也让外界开始关注球队当时的“革新式踢法”——这种风格深受技术流的匈牙利足球影响。

作为土生土长的伦敦东区人,皮特斯为西汉姆联出场超过300次。他最初司职后卫,后来在传奇主帅罗恩·格林伍德(Ron Greenwood)的改造下,转型为中场球员。

13. 马克·诺布尔(Mark Noble)

在球员流动性极高的当下,这位中场球员却逆势而行,始终坚守在同一支球队——这种情况在如今的足坛已愈发罕见。

作为西汉姆联的死忠球迷,诺布尔为球队出场550次,这一数据本身就是足球“旧时代传统”的象征。此外,他在英超联赛中成功罚进28个点球,在联赛历史点球射手榜上,仅落后于史蒂文·杰拉德(Steven Gerrard)和弗兰克·兰帕德(Frank Lampard),排名第三。

2022年,诺布尔结束了17年的一线队生涯,正式退役。尽管他的速度不算快,但凭借稳定的传球和精准的抢断,始终是球队的可靠一环。如今,“诺布斯”(球迷对他的昵称)已担任西汉姆联的体育总监。

12. 德克兰·赖斯(Declan Rice)

作为2023年欧协联冠军球队的核心,德克兰·赖斯(Declan Rice)的足球生涯起步颇具波折——14岁时,他曾被切尔西放弃,随后被西汉姆联签下。

从中卫转型中场后,这位英格兰国脚在青少年时期就完成了50次一线队出场。作为现役足坛的“模范队长”,他在 former 主帅大卫·莫耶斯(David Moyes)麾下,带领球队凝聚起强大的团队凝聚力,这也是西汉姆联自1980年以来首夺重要赛事冠军的关键因素。

如今,赖斯以1.06亿英镑的身价转会阿森纳,而他离队后,西汉姆联的表现明显下滑——这绝非巧合。他的离开让球迷们难以接受,不少人甚至在他回归挑战旧主时报以嘘声。但赖斯始终保持风度,不久前对阵西汉姆联进球后,他特意选择不庆祝。

11. 贾罗德·鲍文(Jarrod Bowen)

在西汉姆联寻求“身份定位”的阶段,鲍文始终是球队的“定海神针”。

作为一名既能进球又勤勉的边锋,他身上有着西汉姆联所秉持的拼搏精神——至少在球迷看台的文化层面,这支球队一直努力代表着工人阶级的价值观。鲍文的实力足以立足更顶级的球队,如今也是英格兰队的常客。

在球队处境艰难的时期,他总能挺身而出,多次帮助西汉姆联化解危机。2023年欧协联决赛中,他在终场前打进制胜球,为渴望冠军的西汉姆联带来了43年来的首座重要赛事奖杯。

如今,尽管西汉姆联再次经历换帅动荡,但鲍文依然是球队的核心,支撑着球队前行。

10. 保罗·迪卡尼奥(Paolo Di Canio)

他桀骜不驯,有时甚至让对手无从招架。与生俱来的足球智慧,让这位意大利“浪子”看起来仿佛刚睡醒就能穿着睡衣上演帽子戏法。

但事实上,他的非凡天赋背后,是极其自律的身体管理。2000年对阵温布尔登的比赛中,他在左路禁区边缘用右脚轰出一记凌空抽射,这粒进球堪称世界波,至今仍难有超越者。

此外,他还有过不少经典时刻:比如对阵曼联时打进“让巴特兹(Fabien Barthez)沦为雕像”的进球,助西汉姆联淘汰对手晋级足总杯;对阵切尔西时的精彩凌空破门;以及对阵布拉德福德时的激情表现。

尽管他曾因推搡裁判保罗·奥尔科克(Paul Alcock)险些成为“足坛公敌”,但后来却凭借体育精神获得了国际足联公平竞赛奖——他就是这样一位充满矛盾却又独一无二的前锋。

9. 朱利安·迪克斯(Julian Dicks)

“终结者”——这是朱利安·迪克斯(Julian Dicks)的绰号。他擅长高空铲断,主罚点球时力道十足、势不可挡,脾气却比当时的俱乐部主席大卫·沙利文(David Sullivan)还要火爆。

迪克斯与西汉姆联仿佛是“天作之合”。他球风硬朗、拼抢凶狠,同时兼具极强的求胜欲和耐力,这让他不仅赢得了球迷喜爱,还吸引了利物浦的关注——这也证明,他的能力远不止“凶狠犯规”。

在两次效力厄普顿公园(西汉姆联旧主场)期间,这位左后卫多次在球队保级的关键阶段挺身而出。尽管他长期受严重的膝伤困扰(换做其他人可能早已退役),但仍为西汉姆联出场近300次,至今仍是球迷心中的偶像。

8. 托尼·盖尔(Tony Gale)

盖尔与西汉姆联的缘分早有伏笔——当初他进入富勒姆一线队时,正是作为即将退役的博比·穆尔(Bobby Moore)的替补,接过了这一“重担”。

作为一名技术细腻的中卫,队友们给盖尔起了个“雷吉”的绰号。因为他的幽默感十分“暗黑”,堪比伦敦东区著名的克雷兄弟黑帮中的雷吉·克雷(Reggie Kray)。而在球场上,他的防守风格也同样强硬。

1986年,盖尔是西汉姆联获得联赛第三名的核心成员。那个赛季,他打满了全部42场联赛,球队场均失球不足1个,最终仅以4分之差无缘队史首个顶级联赛冠军。

盖尔共为西汉姆联出场368次,如今他也是天空体育的常客,以评论员的身份继续活跃在足球领域。

7. 弗兰克·麦卡文尼(Frank McAvennie)

从没有哪名球员能像麦卡文尼这样,在如此短的时间内,给西汉姆联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。

他是80年代足球“享乐与拼搏并存”风格的代表:这位来自格拉斯哥的前锋留着一头漂白的金色鲻鱼头,既是1986年那支获得联赛第三名(至今仍是西汉姆联队史最佳联赛排名)球队的进攻核心,也是当时足坛出了名的“花花公子”。

在他加盟西汉姆联的首个赛季,就打进28粒进球。不过由于当时英超处于“电视转播禁令”时期,他的精彩表现很少能通过屏幕呈现。

麦卡文尼曾两次效力西汉姆联,共为球队打进60球,出场190次。即便退役多年,他依然是球迷心中的“ cult 英雄”(指极具个性、深受特定群体喜爱的偶像)。

6. 阿尔文·马丁(Alvin Martin)

尽管身为利物浦人,但马丁却将全部忠诚献给了西汉姆联。作为一名身体强壮、防守可靠的中卫,他曾坦言“效力西汉姆联或许难获太多荣誉”,但即便如此,他仍为球队出场596次。

1985年,他身着白色客场球衣、伤口流血染红球衣的经典画面,正是他对球队忠诚与拼搏精神的最佳写照。马丁曾17次代表英格兰队出场,但他在俱乐部的成就更令人铭记——1986年西汉姆联获得联赛第三名时,他担任球队队长,并出战了42场联赛中的40场。

此外,他还曾创造过一项奇葩纪录:在对阵纽卡斯尔联的8-1大胜中,他面对对方三名不同门将分别进球,上演了“特殊的帽子戏法”。

5. 弗兰克?兰帕德(老)(Frank Lampard Sr.)

在西汉姆联的传奇球员里,兰帕德(老)常常被低估。但数据不会说谎:作为左后卫,他为西汉姆联出场 670 次,在队史出场次数榜上仅次于比利?邦兹(Billy Bonds),这样的成就堪称惊人。

更难得的是,他的职业生涯曾险些因重伤终结——刚进入一线队不久,他就遭遇腿部骨折。在那个医疗条件有限、重伤往往意味着生涯结束的年代,兰帕德. 凭借惊人的毅力康复,甚至通过“跑看台台阶”的方式重建肌肉,最终重返赛场。

他曾两次随西汉姆联夺得足总杯冠军,1980年足总杯半决赛对阵埃弗顿的比赛中,他还打进了制胜球——当时西汉姆联身处次级联赛,却最终一路晋级,对阵的正是卫冕冠军阿森纳。至今,球迷们仍会用《白色圣诞》的旋律改编成助威歌,纪念他的这一进球。

4. 杰夫·赫斯特(Geoff Hurst)

作为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冠军阵容中唯一在世的成员,赫斯特的传奇地位无需多言。

在西汉姆联旧主场厄普顿公园外,矗立着一座四人雕像,他便是其中之一。雕像中还包括他在西汉姆联的队友博比·穆尔和马丁·皮特斯,这三人正是那支辉煌之师的核心骨架。赫斯特共为西汉姆联出场500次,身披“铁锤帮”战袍征战多年。

鲜为人知的是,赫斯特还是一名出色的板球运动员——他曾有机会选择“板球职业生涯”,而非足球。但最终,他选择了绿茵场,并成为了集“国内杯赛冠军、欧洲赛事冠军、世界杯冠军”于一身的传奇,还因此被授予爵士爵位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他至今仍是世界杯决赛史上唯一一位完成帽子戏法的球员。

3. 特雷弗·布鲁金(Trevor Brooking)

布鲁金共为西汉姆联出场643次,在队史出场次数榜上排名第四。这位身披10号球衣的技术型中场,用细腻的球风征服了无数球迷。

1980年足总杯决赛中,他罕见地用头球破门击败阿森纳,而那也是至今最后一次由非顶级联赛球队捧起足总杯冠军奖杯。布鲁金的职业生涯本有机会加盟切尔西或热刺,但他最终选择在1965年以学徒身份签约西汉姆联,坚守“铁锤帮”。

他不仅球技出众,性格还十分沉稳低调,是无数球迷童年“梦想成为的球员”模样。退役后,布鲁金曾以临时主帅的身份执教西汉姆联。如今,他依然会坐在伦敦碗(西汉姆联现主场)的董事席上,而球场的一座看台也以他的名字命名,纪念他的贡献。

2. 博比·穆尔(Bobby Moore)

作为土生土长的伦敦东区人,穆尔从一名青训小将成长为英格兰足球的民族英雄——他是英格兰队唯一一位世界杯冠军队长。

传统中卫的形象往往是“粗野拦截”,而穆尔的优雅风格则颠覆了这一认知——他用精准的时机判断和出色的身体平衡,取代了单纯的身体对抗与凶悍铲抢,让中卫位置变得更具“智慧感”。

1970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,穆尔与贝利(Pele)的对决堪称经典。比赛结束后,贝利轻轻捧起穆尔的脸,这一画面不仅象征着两人的惺惺相惜,更被视为“足球首次触碰好莱坞式浪漫”的标志性瞬间。后来,两人还曾共同出演电影。

作为西汉姆联队长,穆尔带领球队在60年代推动了“流畅足球”的革新,并先后夺得国内杯赛和欧洲赛事冠军,为俱乐部奠定了“技术流”的传统。

1. 比利·邦兹(Billy Bonds)

他为西汉姆联出场次数只差1场就达到800次。作为一名能攻善守的多面手,在许多球迷心中,他就是西汉姆联的“终极传奇”。

即便在40岁的年纪,邦兹依然能在顶级联赛(当时的英甲)中登场,身体素质堪称“铁人级别”。他球风强硬却低调谦逊,既能踢后卫也能打中场,不仅担任过球队队长,还曾以主帅身份执教西汉姆联——他的“DNA”早已与俱乐部深度绑定。

尽管球场上的邦兹“铁血硬汉”形象深入人心,但不久前伦敦碗为他命名看台时,他却激动得落泪。职业生涯中,他曾两次举起足总杯冠军奖杯,还带领球队打进过欧洲优胜者杯决赛;尽管也经历过无数失利,见证过队友来来去去,但他始终坚守西汉姆联,跨越了三个年代。

秋季图文激励计划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