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屆「最佳第六人」宣布退休!Jamal Crawford 與他一系列的響亮名號、歷史紀錄 - NBA - 籃球

admin 2025-10-31 14:56:54 收藏指南分享

三屆「最佳第六人」宣布退休!Jamal Crawford 與他一系列的響亮名號、歷史紀錄 - NBA - 籃球

「再見了比賽,那些讓腎上腺素激增的戰利品。謝謝你籃球,一切都是你給的。」 Jamal Crawford 正式宣布從 NBA 退休,19-20 賽季在籃網只打一場就受傷,42 歲身體無法再負荷比賽強度。生涯從未入選過明星賽,Jamal Crawford 卻有不少響亮的名號、歷史紀錄,像是四分打王與 Crossover,甚至還是「史上最佳第六人」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

生涯平均 14.6 分 3.4 助攻,乍看平庸的數字背後卻有藏一堆歷史紀錄。Crawford 擁有長達 20 年的 NBA 賽季經驗、例行賽累計 1327 場位居史上 20,6,379 次三分出手史上第 5、2,221 顆三分球史上第 8,生涯得分 19,419 史上第 61、55 次四分打(三分進算並外加罰球)史上第 1、第一位三屆最佳第六人、最老球員攻下單場 50 分、唯一在 4 支不同隊伍都有單場 50+ 分。

作為 2000 年選秀第 8 順位,Jamal Crawford 很早就在 NBA 展現得分天賦,生涯第三個賽季開始,連續 17 年平均得分突破雙位數,然而他的 NBA 之旅並不順遂,在 2009 年加入老鷹之前,前 9 個賽季都未能嘗到季後賽滋味,待在的球隊不是一團亂的尼克,就是還在重建階段的公牛,即便聯盟多數認可 Crawford 的得分破壞力,卻不視為能夠帶領球隊奪得總冠軍的「先發球員」。

直到 2009 年老鷹首度將 Crawford 定位為板凳第六人,NBA 生涯的下半場才開始有了轉機。Jamal Crawford 是歷年第一位能夠奪下三座「最佳第六人」的球員(後續 Lou Williams 也達成)。相比 Lamar Odom、Manu Ginobili 等人,多半是因戰術考量才作為假替補上陣,Crawford 的表現更像是一名天生的「救火隊」,板凳第六人似乎才是最佳使用方式。

Crawford 曾經表示,自己很少在賽前研究對位,更多來自於板凳席上的觀察,查看對手如何防守隊友們的擋拆進攻,何時啟動包夾?作為後手的一方,能有更充足的準備。「後發先至」不僅可以形容 Crawford 的角色定位,更能用來形容其多變詭譎的球風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

近年 NBA 在票選最佳第六人時,得分被視為第一評比條件,要頂上先發球員的缺口,替球隊持續灌注得分產量。而 Crawford 的球風就是典型的第六人,具備「人來瘋」的手感特質,曾單場一口氣「連進 16 球」。即便前 10 次出手全部落空,Crawford 很有可能在同一場比賽,又忽然連砍 10 球,一旦讓他找到節奏,任何防守在他眼前都是空檔。

驚人手感的背後是扎實的基本功。生涯早期 Crawford 被視為「Crossover」的代言人,隱蔽性極高的背後換手運球,是招牌動作之一,誘騙防守者無法猜到切入方向,再搭配另一大武器:停頓。Crawford 會在切入過程刻意讓動作忽然定格,除了是節奏變化,更能藉機觀察防守者的判斷,進而以不同的進攻手法回應,其中就包含討犯規,作為 NBA 歷史的四分打王,不只能在失去平衡下投進三分球,以持球技術爭取來的觀察時機,更讓他每次都能從對手身上討到便宜。

知名 NBA 訓練師 Micah Lancaster 形容,Crawford 有一種自己稱為「漂浮球」的持球技術,習慣把球運到臀部附近,並且忽然停住,每當他這樣做的時候,會讓進攻一次握有四種不同選擇,可以傳球、切入、投籃,甚至改變方向。Lancaster 進一步表示,許多球員都會把球運在膝蓋附近,這會導致他們無法很快把球拿起來出手,也不能快速傳球,因此只剩下兩種選擇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

除了精湛的過人技巧,Crawford 還擁有的 6-10 吋的臂展,比普通後衛更難封阻的出手高度,以及後天練成的街頭風投籃。Crawford 出手非常快,沒有太多前置準備動作,搭配變化莫測的持球技術,他總是能找到瞄準籃框的機會。

高難度的出手選擇讓 Crawford 命中率不太好看,撇除新秀時期與最後一年(只打1場),單季投籃命中率最高僅 44.9%,卻不構成教練的擔憂, Crawford 擁有無限開火權,是球隊突破僵局的最佳武器。快艇前任總教練 Doc Rivers 曾指出,「接手這份工作之後,我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就是,不去警告 Jamal 別出手 Bad Shot。我絕對不會跟他說這種話!」對於 Crawford 來說,每一次出手都是最佳選擇。